“星球蹲”是廣場路小學一年級學生的最愛。記者 鄢巍 攝
武漢路小學學生們在滾鐵環(huán)。記者 方晚霞 攝
中窯小學學生跳街舞操。記者 邱美依 攝
黃金山第六小學學生練習流星球。記者 鄢巍 攝
大冶十中將非遺項目舞龍舞獅引入大課間活動?!∮浾摺埑伞z
黃金山第五小學學生在大課間跳長繩。記者 程鑫 攝
隨著暑假鐘聲敲響,黃石市的中小學生迎來了期待已久的假期。然而,與往年不同的是,許多學生在規(guī)劃假期生活時,都將運動納入了假期計劃。這一變化,正是黃石市推行“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2小時”政策以來的生動寫照。
本報《黃石校園“動”起來啦》欄目,在這一學期里持續(xù)關注并報道了黃石各中小學積極響應這一政策的情況。各校通過創(chuàng)新課間活動、豐富體育課程,不僅讓校園“動”了起來,更讓“動起來”成為學生成長的鮮明印記。
傳統(tǒng)與創(chuàng)新碰撞 花式課間亮點紛呈
走進黃石市各中小學,不難發(fā)現(xiàn),課間時光已成為學生們最期待的時刻。
武漢路小學圍繞“民俗”主題,創(chuàng)新課間活動形式,將傳統(tǒng)體育游戲如竹竿舞、流星球、空竹等引入大課間,讓學生在運動中感受傳統(tǒng)文化的魅力。同時,學校還設置了投壺、滾鐵環(huán)等小游戲區(qū)域,讓學生在課間15分鐘里盡情釋放活力。
該校402班學生董施熠說:“我平時就喜歡踢足球,現(xiàn)在又接觸到了類似的傳統(tǒng)運動蹴鞠,讓我的課余生活更加豐富了?!彼硎?,這些傳統(tǒng)游戲不僅讓他鍛煉了身體,還讓他對傳統(tǒng)文化產(chǎn)生了濃厚的興趣。
大冶市育才小學則將古詩融入大課間,自編自創(chuàng)了古詩操,讓學生在背誦古詩的同時鍛煉身體,加深對古詩詞的記憶與理解?!肮旁姴僮屛冶痴b詩詞變得更容易了,歌詞里包含很多我們即將學習的古詩,可以幫助我們預習課本內容,讓學習更加輕松?!痹撔N迥昙墝W生劉浩宇說。
同時,在政策的推動下,黃石市各中小學紛紛打造各具特色的陽光大課間,課間活動不再局限于傳統(tǒng)的廣播體操,而是融入了更多創(chuàng)新元素。有的學校還結合自身實際,開發(fā)了一系列特色體育課程。
例如,鐵山小學將拉丁舞元素融入廣播操,讓傳統(tǒng)課間操煥發(fā)新生;中窯小學將街舞元素融入課間操,讓校園里充滿了青春的氣息;團城山小學自創(chuàng)“云梯操”,讓學生課間的運動選擇更加豐富……這些特色體育活動不僅豐富了校園體育文化,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學生的文化素養(yǎng)和藝術修養(yǎng)。
時間與空間拓展 科技賦能體育教育
為確保每天2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,不少學校紛紛將小課間時間延長至15分鐘,大課間時間延長至30-40分鐘,并設計了多樣化的課間活動。同時,有的學校還從時間分配和空間利用兩方面雙管齊下,破解了場地限制難題。
下陸小學將大課間從25分鐘延長至40分鐘,通過律動操、接力賽、拉伸運動等多種形式打造陽光大課間,并根據(jù)季節(jié)變換設計活動:冬季跑操、春夏律動操、秋季武術操,讓學生全年都能享受運動樂趣。該校德育處副主任馮思瑤說:“課間時間的延長讓學生有更充足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和放松,學生身體素質明顯提升,視力問題也有所改善?!?/p>
黃石市外國語學校則打破校園空間限制,將大課間“搬”到奧體公園。學生們徒步至公園后,在草坪上做廣播體操和自創(chuàng)現(xiàn)代操。體育老師葉詠梅觀察到:“在自然環(huán)境中,學生關節(jié)活動幅度更大,鍛煉效果事半功倍。”學生王浩說:“大家在陽光下呼吸著清新的空氣,心情格外舒暢,讓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,對美的認知不再停留在書本上?!?/p>
中窯小學面對場地有限的現(xiàn)狀,實行“分區(qū)鍛煉”模式:一年級在七彩跑道往返跑,二年級繞籃球場環(huán)形跑,三至六年級沿足球場跑道運動。該校體育老師甄桂鑾還創(chuàng)編了適合全體學生的街舞操,簡化街舞動作,編排出“零基礎學生也能學會”的街舞操。課后時間,足球、籃球、排球場地更是供不應求,學生們在專業(yè)場地上盡情揮灑汗水。
隨著科技的發(fā)展,AI技術也被引入到了校園體育活動中。白馬山小學新增的AI運動區(qū)成為課間最熱門的場所,學生通過AI設備記錄運動成績,與同學們比拼誰跳得更遠、更快。該校副校長柏勇表示,AI設備收集的數(shù)據(jù)為教學改革提供支撐,讓體育活動更科學高效。傳統(tǒng)與科技的雙重助力,不僅激發(fā)了學生的運動興趣,還讓學生們既鍛煉了身體又培養(yǎng)了科學思維。
體質與素養(yǎng)同升 運動習慣悄然養(yǎng)成
經(jīng)過一個學期的實踐,黃石市中小學生們的運動習慣發(fā)生了顯著變化。他們不僅在校期間積極參與各類體育活動,假期里也紛紛將運動納入日常計劃。
“這個暑假,我計劃去練習游泳技能,天氣涼快的時候出門騎自行車鍛煉一下。”廣州路小學學生黃愉曦告訴記者,自2025年春季學期以來,學校每天的課間活動和體育課讓她愛上了運動,尤其是騎車和輪滑,成了她課余時間最喜歡的活動項目。如今,這份熱愛已經(jīng)延伸到了她的暑假生活中。
“以前孩子放學回家就寫作業(yè)、看電視,現(xiàn)在會主動拉著我一起去公園跑步。”有色小學家長李女士高興地說。她表示,自從學校增加了課外體育活動時間,孩子的體質明顯增強,也變得更加開朗自信。
自“每天不低于兩小時課外體育活動”政策實施以來,學生們從課桌前走向了操場,從室內走向了戶外,運動已經(jīng)成為他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運動不再是一項任務,而是成為了一種享受,一種釋放壓力、增進感情的方式。
“孩子們現(xiàn)在精神面貌好多了,上課注意力更集中,體質和心態(tài)都有了明顯提升。”不少教師也發(fā)現(xiàn),延長的小課間讓師生有了更多交流機會,孩子們回到課堂后注意力更加集中,課間活動的豐富多樣,不僅緩解了學生的學習壓力,也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。
隨著黃石市教育局“繽紛暑假·藝體同行”倡議書的發(fā)布,黃石市中小學生迎來了一個充滿活力與色彩的暑假。他們將選擇體質健康測試項目進行針對性訓練,或選擇自己喜歡的拳術、操節(jié)來練習,或邀請家人一起加入長跑、登高、遠足、打籃球、踢足球等體育項目,享受運動的樂趣和親情的溫暖。這份由運動帶來的快樂與活力,將繼續(xù)伴隨他們度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假期。(記者 程鑫)
編輯:陳芷珊